轻工学院“生物质化学与材料”院士创新团队在电化学储能器件等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

2025-01-08 13:50 文、图/轻工学院 沈梦霞 点击:[]

浦京娱乐线上官网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柔性电子学院)“生物质化学与材料”院士创新团队聚焦植物纤维改性及高值化利用,在电化学储能器件和电磁功能材料等领域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及科研成果。主要研究工作先容如下:

熊传银教授课题组以生物质及其衍生物来设计、构筑高性能、绿色及可持续的储能材料,包括:基于天然木材设计构筑具有高强度、可塑形、自修复和形状记忆特性的高性能超电存储复合电极材料;基于非碳化的方法设计构筑木材、纳米纤维素基高性能的超电复合电极材料;基于丝网印刷和电化学的方法设计构筑可图案化定制的一体化无隔膜纸基高性能超电储能器件;基于传统的造纸工艺制备的高性能一体化的梯度孔纸基超电储能器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 SmartMat, Small method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Nano Research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其中IF>10的论文2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5篇,热点论文3篇),成果获陕西省高等浦京娱乐线上官网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荣获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Materiomics”、“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年度最佳论文奖。(部分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305962,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4958,https://doi.org/10.1002/smtd.202401254)

沈梦霞副教授课题组以木质纤维等生物质通过金属交联、活性物质和热牺牲金属模板引入等策略,制备了一系列基于纳米纤维素的气凝胶体系,并通过对碳气凝胶微结构中金属活性位点优化筛选、孔结构和碳质缺陷等精细调控,构建了系列碳载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实现了高性能锌空气电池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等期刊。此外,利用改性木材气凝胶的定向多孔结构负载具有高介电常数的MXene和磁性稀土氧化物Gd2O3,并结合MoS2纳米片以形成多重异质界面,制备了具有磁-介电协同和多层结构的MoS2@Gd2O3/Mxene多孔碳气凝胶复合材料,实现阻抗匹配和多重电磁波损耗机制,该木材衍生材料展现出优异的电磁波吸取性能(Small 2024, 2306915)。其中有5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部分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nsm.2023.102790,https://doi.org/10.1002/smll.202306915,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8551。

(核稿:刘国栋 编辑:刘倩)

上一条:电智学院教师孙梓雄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电介质储能最新研究成果 下一条:轻工学院张素风教授团队在高性能纤维素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